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大明王朝建文帝 > 第21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辽王也(第1页)

第21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辽王也(第1页)

自大明成立以来,基本国策就是重农抑商,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展。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后,将臣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商人的地位无疑是最低的,为四民之末,也就比奴隶的地位高一点。

并且对于商人的穿着搭配有着严格规定,家中若是有一人从商,一家老小不得用绸纱,只能用棉布。

大明沿袭古制,明文规定商人及其子嗣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此举无疑是断了商人想要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改变自身命运的出路。

因为这些法令的原因,致使商人身份卑微的看法广为人知。

如沈万三这般富可敌国的大人物,也会被他人称为出身低贱之人,而他们这些小商人,小摊小贩更是被人当作下民。

现如今,大明朝最为尊崇的辽王爷,竟然要与他们这些商贾做生意?!

这,他难道不怕会拉低自己的身份吗?

“我没听错吧?王爷这是要与我们做生意?”

“不可能,我们这些商人哪有资格与辽王爷做生意!”

“本来我还觉得辽王爷找我们这些商人议事就已经够离谱的,没想到。。。。。”

“是不是因为我出门忘记看黄历了,容我现在回去瞧瞧。”

看到众人议论纷纷,朱植轻敲了一下桌子:“安静!”

朱植一张口,他们立马冷静了下来。

他们的情绪过于激动,以至于在王爷面前失了礼数,后悔莫及。

“可能在他人眼中,觉得你们商人的出身低贱,乃至被当作是贱民,但本王却有不同的看法。”

朱植沉声道:“举个例子,有一个州县盛产上等的甜瓜,如今有一万斤甜瓜无法运出去,结果就是这一万斤甜瓜只能烂在地里,成为来年的养分。”

“假如一万斤甜瓜的生产成本为三百两,那么这个投入就不会产生一文钱的回报。”

“就在这时,州县来了一位商人,以四百两的价格买下了这些甜瓜,并且花费了二十两,将这些甜瓜运到了不生产甜瓜的地方,卖出了五百两的价格。”

“最终的结果就是售卖甜瓜的商人赚取了利润,生产甜瓜的农民得到他们应有的回报,购买甜瓜的百姓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

“唯有流通起来的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倘若没有商人,就不会有商品流通,地方经济就没有办法运转起来。”

“就好比我辽东的将士,只要拿着刀剑在战场上杀死敌人就行了,为何还需要战甲,战马,马鞍?”

“因为上阵杀敌并不是有兵器就行的,由此及彼,经济的运转并不是有生产就可以的。”

“如果没有你们这些商人,永平府的经济如何能够平稳的运转?”

“商人也是大明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朱植的这番话语重心长,而在座的每一位商人均耐心的听完。

直到最后,有些商人百感交集,潸然泪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辽王也!

谁说他们商人生来就是贱民?

整个大明朝,只有辽王爷眼光独到!

他们这些商人也是大明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这时,有人蓦然起身,躬身施礼:“王爷英明!”

众人见此,连忙起身,朝朱植躬身施礼:“王爷英明!”

“王爷英明!”

“王爷英明!”

“。。。。。。”

见感情牌颇有成效,朱植伸手示意:“诸位无需如此,我们还是说回正事。”

“此行,本王是想卖一件珍宝给诸位。”

朱植向身旁的郭铭挥了挥手:“将东西拿出来吧。”

郭铭走上前来,将手中的玉盒打开,只见其内有一支晶莹剔透的玻璃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