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晋江30万收藏月收入 > 第13节(第2页)

第13节(第2页)

“尚可。”

沈瑄点点头,倒没怀疑孟清和说谎。

明朝科举虽重八股制艺,明朝的读书人却绝非后世人想象中的书呆子,读书之余,总会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例如医术,农学,茶艺,等等等等。各类杂学更是不胜枚举,专精者不在少数。若是某个户部给事中出版农业书籍,或是工部尚书好为人诊脉,一点也不出奇。

若没有一两项业余爱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明读书人。

正如没有骂过皇帝,没弹劾过内阁,没参加过六部群体斗殴的言官不是好言官一样。

别怀疑,打群架的确是明朝文官群体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然,要在洪武永乐之后。

那种读书读傻了的人不是没有,但绝不是大多数。真如范进一样的书呆子,是鞭子朝的注册商标。

投军前曾身为童生的孟清和,于杂学上有所见地,并非不可信。只是他年纪太轻,郑千户与沈副千户均认为他背后应有名师指点,或是哪位民间遗贤。

“于杂学一项,汝师承何人?”

“回副千户,标下实是自学。”

“自学?”

“是。”

“既是自学,学自何处?通读何书?”沈瑄拿起那张已经有些皱巴巴的图纸,“名为地堡,实为敌台,我朝多筑于边墙,汝一童生,年不过十四,从军之前未出北平一地,又是如何自学?”

孟清和却不怎么紧张,“回副千户,标下曾拜读前宋宣靖公《武经总要》部分残卷,获益匪浅。”

“何卷?”

“守城。”孟清和抬起头,“然标下才疏学浅,能建造此堡,多仰赖手下兄弟与城内匠人。标下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丝毫欺瞒。”

“为何想到在山顶建堡?”

“月前鞑子犯边,标下于城墙之上,曾见墩台之上惨景。”顿了顿,孟清和才接着说道:“自请戍守城外并无他图,只为尽力,请千户,副千户明鉴。”

一席话落,堂内落针可闻。

沈瑄没有继续追问,单手搭在腿上,似在沉吟。

郑千户却已是放缓了表情,点了点头,问道:“此处地堡已经建好?”

“回千户,尚需一些时日。”

问弦歌知雅意,孟清和很快猜出郑千户想做什么,要是千户大人想去实地考察,面子工程还需要再做一下,至少再贴一层墙皮。

“无妨,便明日出城,子玉以为如何?”

沈瑄没有马上点头,却在孟清和满怀希望时说出了让他傻眼的话,“千户还需坐守城中,不如瑄代为一行。”

“这个……也可。”

“且此事非同一般,若确有实用,还需呈报徐指挥,以瑄之见,当越快越好。”

“是这个道理。”郑千户点头。

于是,郑千户大手一挥,当即拍板,沈副千户今日出城,代为实地考察。

孟小旗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乖乖的前边引路,随同副千户大人一起出城。

一直充作布景板的几位工匠和刘经历也被一起拉上,孟小旗意志坚决,有“功劳”大家一起领,陪领导视察更是一个不能落。

什么是兄弟,这才是兄弟!

刘经历和匠户们迎风泪流,无语凝噎。

走出千户所,一行人直奔城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