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淳雅 > 第98节(第3页)

第98节(第3页)

“外族百姓多受部落首领与高层压迫,再有边关气候的恶劣和近年天灾,他们的生活与大唐百姓相比乃是天地之别。若给他们土地与大唐户籍,准其享有跟大唐百姓一样的待遇,他们的孩子日后亦可参加科考或从军,想来少有人会不愿意。

虽旱灾已过,大唐境内亦有食不果腹者。将这些人与外族百姓混合杂居,教与外族汉语的同时再让那些百姓与他们通婚。每个村落设立严厉的监察制度,有想挑事者斩立决。如此这般,几代后他们哪还会记得自己是突厥人?

只是,若如此做,少不得要做好经常镇压的准备。颉利的百姓可以成为我们的战利品,至于那些其它部落,这次不宜有大动作。对付他们我亦有妙招,咱们可以在草原上设立都护府驻兵,先将他们的行动置于眼下。

突厥人之所以凶悍,全因边关恶劣的生存环境与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若将那些牧马放羊的人变成手工作坊的小工,想来不用两三代他们就会变得与关内人无异。我有方法可以使草原上特产的物品高价卖到海外,到时他们做工来跟大唐换盐糖等物资,也少了长久的资源之争。

等出海的船只回来,看过他们带回的东西与对海外的描述后,便能知道我所言非虚。如此,既稳住突厥,一步步弱化他们,又能以廉价的本钱购入他们的东西到海外换金子,岂不是一个有效的循环之法?”

随着王珏话音落,大殿内再一次安静下来,大家都在分析她话内的可信性。主要在于她要怎么变废为宝,海外是否真的对她所制物品有需求,能否像她说的做到用废换宝。

若真能做到如此,那偶尔发生的小范围暴动又算得了什么,这完全是不用武力而是以计谋瓦解敌人的有效办法。再联想到王珏从归唐后的一系列神奇表现,与她平日从不无的放矢的为人处事方法,少有人对她说的变废为宝再存有疑虑。

想明白后,大家看着王珏的眼神与表情也各不相同。程咬金咧嘴直搓手,这家伙把王县伯给厉害的,几句话间就是一个灭族计谋呀。李孝恭和房玄龄也开心,儿子交给王县伯这样的人,就算不成人精也能做到无人敢惹了,就冲着有如此老师和大师兄挡在前面,对他们下手都得仔细思量。

大家皆有意动,尤其是听到换黄金后,那些保守派都保守不住了。只有李世民依然眉头紧锁,他心里想的是一个王珏没提到的问题。咳,都怪老天太看重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嘛,所以总有一些造反的想苦他筋骨。

若在平日也就算了,如果赶上战时又有境内的不安定因素在,那时造反对朝廷来说还是会行成很大威胁的。他也不是有被害妄想症,就王老大一家的死而收上来的手中留书,使得他对某个人充满浓浓的怀疑。

结果派人探查之下,发现那人果真有异动。若不是王老大家的事情,真的很难发现此人有什么不同寻常。李世民接到探子的回报后那几日简直是寝食难安,他控制不住自己去思考一个问题,似这样隐藏起来的狼子还有多少?那些平日以他为主的人,看似谦恭忠诚又有多少是暗藏祸心的?

王珏自然不知道李世民的内心活动,她瞧着上首那位听到解释后依然不动,也是非常诧异茫然。按她脑中的幻想,李总现在应该想象出他称霸大陆的情景才对,怎么会如此呢?

大臣们也急啊,首先如果能灭掉突厥,那得是多大功绩呀。再有那海外黄金的事情,他们都跟墨家下了订单准备下次出海呢,变废为宝什么的不要太有吸引力。然而,就算他们再赞同王珏的说法,也得圣上点头不是?

不知道老大又犯了什么精神病,咱们先来探探底。最近被程咬金他们坑惨的崔智贤,瞧着那些在朝的世家子都把眼神往自己这边飘,他只能硬着头皮往前站。没办法,享受了大唐第一世家的地位,必然要在某些类似于这样的时刻做出表率来。

“圣上,微臣觉得王县伯的想法很好。只是微臣见识浅薄,许是还有没顾虑周全的地方,您可否指点一二?”这话说得崔智贤胆战心惊,实在是没有臣下逼迫圣上说话的道理。

大臣们都隐晦地赞赏着崔智贤,只有百家派与墨家派的人怒视他。去你娘的见识浅薄,我们研究出来的东西管你什么事儿呀,用得着你小子贬低卖好?你等着,这事儿没完!

崔智贤满脸崇拜地看着李世民,好似一个求学者等待老师的答案一样。那虔诚的眼神看得大家想吐,其实他自己心里也不好受,但是演戏演全套啊。他刚才用余光看到某些人愤怒的表情,这个时候必然要抱紧老大的大腿。

李世民心里苦啊,这帮人太不是东西了,人家不愿意说话偏让人说。你让他说啥,他能说总有刁民想害朕吗?!王珏也是的,大家关系那么好,怎么就不考虑考虑关于他的外在因素呢!

得,王珏确实没考虑到,但他这便秘一样的作态,倒是让一些近臣在这会儿时间里琢磨出答案了。长孙无忌与李绩是打死都不动弹,开玩笑呢,闺女亲事还没办。房玄龄那样的也干瞪眼,自家儿子也是百家派的,咱不上。

大家相互对视下,最后杜如晦硬着头皮站出来了,反正咱得罪王县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怕再攒点仇恨值。他舔了舔嘴唇露出一个牵强的笑容,“王县伯的方法虽然很好,但是咱们大唐初建还有些反骨者好造反,恐怕不适合将外族放在关内呀。”

我去,原来是因为这个!好些没想明白李世民为何一直不说话的人,听到杜如晦的说辞全都恍悟了。便是没有忍不住发笑的都赶紧低下头,就怕这个时候看上面那位,让他的小心眼对咱产生啥不好的想法。

不提的话咱还真没仔细思索这个事情,这自圣上继位以来可真是不少人造反,先前柴绍不是刚平了个梁师都回来嘛。这人跟人也是真没法儿比,历朝历代都没出现过这么招人恨的帝王,圣上真是非常人啊。

王珏也有点懵,狼狈三人组皆是张大嘴巴对视,他们确实是没考虑到此点。也不是说没考虑造反者,只是似圣上在位期间的这种频繁造反情况还真没考虑到。人都容易受外界影响,若大唐境内频繁出现反贼,也保不齐那些外族百姓会动了心思。

有一物,王珏并不希望它提前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为了这次战争她也只是秘密制造了一点儿,并且想着事后无论谁问都不给出配方。然而在眼前的情况下,瞧着李世民那豁出脸面的表情,明显的若没有良好的应对频繁造反策略,他就会放弃王珏提出的计划。

也能理解李总的想法,无论是对内的善民政策也好,对外的扩张计划也罢,都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保证他的地位稳不动摇,保证李家的江山不受到威胁才行。

权衡利弊下,王珏呼出一口浊气,严肃着脸再次上前说道:“微臣有一物,若用于战场杀伤力极大,只是此物实在有伤天和,再者被敌人知道配方也是极大的隐患。”

卧槽,王县伯到底有多少好东西呀!听到大杀伤力武器几个字,好些武将的眼睛开始冒贼光。有这样的东西在,首先能少死不少士兵,其次若此武器真的有那么厉害,开疆扩土啥滴那都不是梦!文官也高兴,你们武将要功绩就拿去,地方打下来之后得要我们治理吧?

文武大臣都乐了,李世民更是不知在幻想什么,脸上呈现出复杂的贱笑表情。如果要形容现在殿中的情景,给他们配上那首《我的未来不是梦》就最贴切了。

“王县伯怎么不早说呢,朕觉得你的提议非常好!若有如此安排,咱们调兵遣将便要细细准备了。”李世民厚着脸皮自己一顿嘿嘿,完全不在意那些大臣可能在心中怎么诋毁自己。

知道黄文在颉利身边的人虽不多也还是有几个,李绩上前骄傲地说道:“关于如何劝说颉利所部百姓的事情并不太难,只要此战能获胜一切都好说。”

李世民心里又不是滋味了,瞧人家这老丈人做的,女婿还没立功呢就赶紧出来提醒。李总亲缘薄,最羡慕也最看不得人家秀这个。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往下面一扫,瞧着他大舅哥正看着未来女婿欣慰着笑呢,卧槽简直太心塞。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