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华娱从西游记开始 > 第10章 经验之谈(第2页)

第10章 经验之谈(第2页)

赵山河微笑着回道,“多谢导演夸奖,我打算自己找投资做导演,把这个剧本拍出来。”

刘振伟拍着大腿笑道,“我看到这个剧本,就猜到你会这样打算!编剧和导演虽然是两个职位,但很多时候都是合二为一的。

“我和汪家卫都是这样,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自编自导,自己写的剧本,自己做导演,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拍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当然了,我和汪家卫做编剧,可写不出你这样的剧本,我们的剧本大多只是一个大纲,我还好一些,好歹会提前写点台词、场景什么的,汪家卫大部分时候连剧本都没有,只有一个想法,把想法给演员说了,剩下的全靠演员自己挥,他只要最后的效果,演员的表演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就一遍又一遍的拍,不知道浪费了多少胶片,花投资人的钱一点儿也不心疼。”

赵山河说道,“我看过汪导演的《旺角卡门》、《阿飞正传》,尤其是《阿飞正传》,看了好多遍,学到了好多东西。”

刘振伟哈哈笑道,“阿卫那个人神叨叨的,拍的电影也神叨叨的,阿莹应该知道,那部《阿飞正传》用了投资3ooo万港币,上映之后票房还不到1ooo万,让投资人亏得底裤都没有了。

“虽然在后面的金像奖上,《阿飞正传》获得了‘最佳影片’,阿卫也获得了‘最佳导演’,也为哥哥赢得了第一个影帝,在那届金像奖上一共获得五个大奖,但是人投资人赔了大钱,原本是要拍第二部的,就没有后续了。

“投资人投资电影,虽然也想电影获奖,但是更看重的还是票房,能回本赚钱,好在那部片子的海外版权卖得不错,收回了一些资金,让投资人回了点血。

“就算这样,那部让投资人赔得要跳楼的《阿飞正传》,也让阿卫两三年没有戏拍,没人敢再请他,直到我们两个自己开电影公司,才让他开了一部《东邪西毒》。

“那家伙完全记吃不记打,《东邪西毒》拖拖拉拉拍了两年,前不久刚刚上映,票房也不到1ooo万港币,又是的赔钱货。

“幸好当初拍摄的时候,因为和院线签了上映合约,为了不违约,我借用《东邪西毒》的剧组,套拍了一部《东成西就》,票房还不错,两部片子加起来,好歹没有让投资人亏钱。

“你这个剧本,写得很好,不过更偏向文艺片,文艺片的票房都不会太高,这一点你要有心理准备。”

刘振伟说的都是经验之谈,这些事情,赵山河虽然都知道,但是从当事人的口中再听一遍,感触更深了一些。

赵山河抿嘴说道,“我给这个剧本要求的制片费不高,最后就算靠票房收不回本,也赔不了多少,如果能卖出海外版权的话,应该还能赚一些。”

刘振伟说道,“你要多少钱,能把它拍出来?”

赵山河对此早有腹稿,说道,“我的底线是5o万,如果能有1oo万的,相信能拍出更好的效果。”

他俩都找上门来了,刘振伟当然不能拒之门外、置之不理,接过剧本,笑着说道,“那我就看一看,向阿河学习一下。”

快翻阅了一遍剧本,刘振伟沉思了一下,放慢度,认真从头阅读第二遍。

刘振伟虽然不太擅长文艺片,但是作为在港岛电影圈已经功成名就的著名导演,基本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做为港岛最好的文艺片制作公司——泽东电影公司的联合创建人,以及港岛导演协会、编剧协会、演艺人协会等多个电影领域协会的会员,刘振伟在港岛电影金像奖评选中,对多个奖项拥有投票权。

港岛电影金像奖,作为目前华语影坛最重要的电影颁奖礼之一,获奖作品中虽然不乏商业片,但是更多的还是艺术片。

刘振伟和他的好哥们汪家卫,都不是那种拍摄之前,已经写好剧本的人,像赵山河这样每一幕每一场戏都写详细的剧本,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但是好电影的标准,是摆在那里的。

刘振伟不太擅长文艺片,但通读下来,也能看得出,这个取名《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的剧本,非常不错。

这才有第二遍细读。

刘振伟因为习惯了拍摄前没有详细剧本,想象力反倒更好,看着剧本,就能想到应该怎么拍,拍成之后是什么效果。

第一遍通读只用了十来分钟,第二遍细读,足足用了一个小时。

细读完毕,刘振伟抬头赞叹道,“阿河,你确实有才华!

“我记得,你现在才26岁吧,我32岁才开始参与剧本创作,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已经35岁了。

“我之前认为,我认识的人里,最有才华的是汪家卫,他写出第一个剧本的时候,才24岁,不过他第一次做导演的时候,也已经3o岁了。

“港岛电影圈这些年也算是人才辈出,但是你的才华,不比我认识的任何人差!

“你对这个剧本,有什么打算?”

赵山河微笑着回道,“多谢导演夸奖,我打算自己找投资做导演,把这个剧本拍出来。”

刘振伟拍着大腿笑道,“我看到这个剧本,就猜到你会这样打算!编剧和导演虽然是两个职位,但很多时候都是合二为一的。

“我和汪家卫都是这样,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自编自导,自己写的剧本,自己做导演,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拍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当然了,我和汪家卫做编剧,可写不出你这样的剧本,我们的剧本大多只是一个大纲,我还好一些,好歹会提前写点台词、场景什么的,汪家卫大部分时候连剧本都没有,只有一个想法,把想法给演员说了,剩下的全靠演员自己挥,他只要最后的效果,演员的表演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就一遍又一遍的拍,不知道浪费了多少胶片,花投资人的钱一点儿也不心疼。”

赵山河说道,“我看过汪导演的《旺角卡门》、《阿飞正传》,尤其是《阿飞正传》,看了好多遍,学到了好多东西。”

刘振伟哈哈笑道,“阿卫那个人神叨叨的,拍的电影也神叨叨的,阿莹应该知道,那部《阿飞正传》用了投资3ooo万港币,上映之后票房还不到1ooo万,让投资人亏得底裤都没有了。

“虽然在后面的金像奖上,《阿飞正传》获得了‘最佳影片’,阿卫也获得了‘最佳导演’,也为哥哥赢得了第一个影帝,在那届金像奖上一共获得五个大奖,但是人投资人赔了大钱,原本是要拍第二部的,就没有后续了。

“投资人投资电影,虽然也想电影获奖,但是更看重的还是票房,能回本赚钱,好在那部片子的海外版权卖得不错,收回了一些资金,让投资人回了点血。

“就算这样,那部让投资人赔得要跳楼的《阿飞正传》,也让阿卫两三年没有戏拍,没人敢再请他,直到我们两个自己开电影公司,才让他开了一部《东邪西毒》。

“那家伙完全记吃不记打,《东邪西毒》拖拖拉拉拍了两年,前不久刚刚上映,票房也不到1ooo万港币,又是的赔钱货。

“幸好当初拍摄的时候,因为和院线签了上映合约,为了不违约,我借用《东邪西毒》的剧组,套拍了一部《东成西就》,票房还不错,两部片子加起来,好歹没有让投资人亏钱。

“你这个剧本,写得很好,不过更偏向文艺片,文艺片的票房都不会太高,这一点你要有心理准备。”

刘振伟说的都是经验之谈,这些事情,赵山河虽然都知道,但是从当事人的口中再听一遍,感触更深了一些。

赵山河抿嘴说道,“我给这个剧本要求的制片费不高,最后就算靠票房收不回本,也赔不了多少,如果能卖出海外版权的话,应该还能赚一些。”

刘振伟说道,“你要多少钱,能把它拍出来?”

赵山河对此早有腹稿,说道,“我的底线是5o万,如果能有1oo万的,相信能拍出更好的效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