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铁血南华 > 第十九章 建议(第1页)

第十九章 建议(第1页)

“一旦战争爆,炮厂放在湘西和陕西,这样重型设备就不需要入川,制造出来的新式榴弹炮以及炮弹运往前线也会便利很多。所以兵工署最好现在就向南京提建议,建设两到三家大型的兵工厂,分别放在陕西、湘西一带的山区,这样也便于隐蔽,一旦开战了我们也可以依靠相对便利的交通把军用物资尽快运过去,总比放在四川要强,而且陕西有黄河和潼关天险,日军也打不过去,湘西多山,也便于隐蔽,我估计日军打到湘赣两省交界处也就打不动了,到时候我们的部队身后就是兵工厂,也方便弹药补给。”

俞大维笑了笑:“这倒也是。”

“另外,一旦北方局势生变化,上海兵工厂的重型设备通过铁路和水运运往湘西山区,在那里重建,方便就近补充前线部队需要的武器弹药。汉阳、巩县兵工厂的设备通过铁路运往陕西,放在商洛和渭南一带的山区,将来战争结束以后那些落后地区有了一定的工业也能促进地方经济展,怎么样都不算一件坏事。”

“还有吗?”俞大维又问道。

“这样一来,就能实现四大兵工厂的有效分流,以陕西为军工基地辐射江北战场,以湖南为基地辐射南方战场,那些轻工业也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进陕西,一部分进四川,还有一部分留在湘西,实现多方分流了效率也自然就上来了。到时候就算我们没有空中优势南方部队也缺乏重炮但我们的弹药补给足够了日军也别想占便宜。”

俞大维认真地听着,他也决定回去就跟蒋介石说说。

“上海和金陵兵工厂不宜大规模扩大了,以后生产出来的机械全部用于新的兵工厂的建设。我知道国内目前情况严峻,但是没有汽车远程火箭炮、155毫米榴弹炮和1o5毫米榴弹炮都成了废铁,汽车必须能自己造,哪怕每个月只能生产几百辆也行,外购虽然来得快,但是一旦中日开战了打坏一辆少一辆,自力更生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会报告委员长的,具体就看南京怎么决定了。”

“另外,我们别的武器生产出来了防毒面具也该自己制造了,而且最好做到一线作战部队人手一件。前两天我偶然得到了一个消息,日本关东军正在五常和哈尔滨进行生化武器研究,这帮畜生在用我们中国人进行生化武器试验,我们没有能力制造生化武器,但我们必须做好防止生化武器袭击的准备,所以防毒面具的生产能力一定要有,而且产量要大。”

听到这话,俞大维认真地点了点头:“你回去整理出一份书面材料交给我,我回南京的时候呈交委员长。我这次来是专门要进行榴弹炮试炮的,如果这次不能通过测试,委员长就会让孔祥熙跟德国人接洽采购德制火炮了。”

周维笑了笑:“榴弹炮和枪械不一样,这种武器测试需要的时间更长,为了赶在三月份能够正式开始试炮,我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通过测试怎么敢上报南京请俞署长专门过来?”

“这么说,一切准备就绪了?”俞大维问道。

周维点点头:“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是明天试炮还是后天试炮全凭俞署长吩咐。”

“今天是来不及了,明天吧!这次试炮要进行好几天,你得做好准备。”

周维笑了笑:“这几个月南京拨给我们的经费足够,我们有足够的经费用于火炮测试,如今高射炮有两种,一种是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负责三千米以下防空,必要时候也可以打击敌人坦克,另一种是76毫米高射炮,用于要地防空。我们没有权力调动飞机进行测试,不过根据射药能量计算,有效射高在八千五百米左右,一旦战场上遇到了敌人坦克,拉平炮管也能打击敌人坦克。”

“听起来还不错,那榴弹炮呢?”俞大维问道,有了高射炮他们就不需要进口了,但是相比较高射炮他更加关心的是榴弹炮有没有研制成功。

“榴弹炮我们有三种,一种是75毫米榴弹炮,最远射程十二公里,可以压着日军所有的75毫米火炮来打,炮重八百七十三公斤,一种是1o5毫米榴弹炮,最远射程十七点二公里,炮重一千九百三十三公斤,最后一种就是155毫米榴弹炮了,这种火炮身管很长,是一种军属压制火力,可以轻松压制各国现役的15o毫米以及155毫米榴弹炮,这种火炮是三十倍口径的榴弹炮,最远射程二十四点三公里,炮重六吨。考虑到江防和海防的需要,这种155毫米榴弹炮还有一种三十九倍口径的版本,最远射程过三十公里,可以射穿甲弹,炮重八点四吨,要不是顾及到国内的交通环境,榴弹炮的射程会更远。”

“当真?”俞大维有些不敢相信,性能这么优秀的火炮他居然还说是因为国内交通环境太差担心运输问题才设计了缩水版,这要是不缩水那射程得有多远?

周维点点头:“要不是国内没有条件也没有时间把部分部件更换成更轻的合金,155毫米榴弹炮的重量还能够进一步减轻,至于这些火炮的真实性能有没有我说的那么先进等到明天试跑的时候您就知道了。”

看他那自信的样子俞大维也很欣慰,要是他们制造的大炮性能真的这么好他就有把握说服蒋介石不要购买德国大炮而是采用国产的了,不仅如此,到时候他也能说服蒋介石加大对兵工署的资金支持,加强国内的武器生产能力。

第二天一早,十二辆卡车拖着大炮运着弹药到了靶场。

周维看着俞大维:“俞署长,德国造的sFh18型榴弹炮的性能数据你还记得不?”

俞大维点点头:“我虽然没有参与采购,但是那款火炮的性能数据还是知道的,sFh18型榴弹炮是三十二倍口径15o毫米榴弹炮,射的炮弹重四十四公斤,炮重五点五吨,最大射程十三公里。”

周维拍了拍炮管:“这款火炮是三十倍口径的155毫米榴弹炮,炮重六吨,采用新型装药和最新式的合金钢材,最大射程二十四点三公里,也就是说在野战情况下一旦现了敌人重炮位置可以在安全距离直接敲掉敌人炮兵而不用担心被敌人的15o毫米重炮摧毁,至于我说的射程是否夸大,一会儿俞署长就知道了,要不是国内的交通运输条件限制,我会直接选择五十二倍口径的。”

俞大维看了看那沉重的炮弹,笑了笑:“炮弹那么重,大炮的后坐力会很大,要是射程再加大,士兵根本搬不动。”

“我们有半自动装弹机,就这样的。”

随后周维招呼两个士兵把炮弹放在了简陋的装弹器上,然后按了一下按钮,炮弹很快就被送到了位置,他们直接手动推进炮膛就好了。

“倒是不错,可以试炮吗?”俞大维问道。

“我们曾经用两门炮分别进行了测试,一种是最大射炮弹数量,射炮弹过六千,一种是紧急战况下的射,完全经得起考验,俞署长如果愿意可以亲自试试,如果您担心性能不可靠,我来试试也是可以的。”

“那就你来吧!”俞大维开口道,对于新武器他还是比较小心的,万一生炸膛,离得太近会很危险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